中超高薪打压中国球员旅欧热情,欧洲顶级联赛逐渐失去身影
2月5日讯 日媒《超级世界足球》近日发表了一篇题为“中超联赛待遇太好,长期来看弊大于利”的文章,深入分析了中国球员在欧洲发展的困境。
文章指出,在2002年日韩世界杯前后,中国足球曾有李铁效力于埃弗顿和孙继海效力于曼城等优秀代表,即使放到现在,他们的知名度依然很高。然而,现在在欧洲53个国家的顶级足球联赛中,中国球员几乎已经消失殆尽。即便是参加国际比赛时,包括归化球员在内,也多由中超本土球员组成,并没有所谓的旅欧派。
随着中国足球泡沫逐渐破灭,中超也开始限制薪资投入。但与许多欧洲联赛相比,中超对球员的待遇仍然“相当不错”,这直接影响了中国球员赴欧发展的意愿。在国家队屡次无缘世界杯的大背景下,“最后一个旅欧派”吴少聪今年初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转会至北京国安,自此之后,已不再有任何中国球员活跃于欧洲顶级赛事。
以侯永永为例,他上个月从挪威甲级联赛球队兰黑姆转会至云南玉昆,其年薪达500万元人民币(约1亿日元)。这样的收入水平,即便是在挪威超级联赛也是难以获得。因此,这一转会对于侯永永个人而言是一项不错选择,但考虑到整个中国足球的发展长远利益,则显得弊大于利。此外,执教过五支中超俱乐部的亚森·彼得罗夫也在接受保加利亚媒体采访时提到了这一现象,大多数中国球员表示不会考虑前往欧洲踢球。
近年来,仅武磊怀揣梦想留洋西班牙并取得一定成就,而回国后成为中超射手王。如果能在国内轻松获取足够工资,自然不容易被其他国家文化或生活所吸引。这种情况显而易见地导致了当前中國 球員缺乏旅欧倾向的问题。
The End
发布于:2025-02-05,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
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